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

173.。§。心法門。§ 。張老師對佛教經典及詞句之詮釋

1.何謂:﹝緣起性空﹞?

即已﹝緣起﹞就不會『 性空 』。只是有無觀到細微處而已.....
============================================
 
§。心法門。§ 覺行居士 張老師 回答
 
 答:另外解釋。因緣之下不執著之念。稱作:『 緣起性空 』。

      也就是因緣和合時的起心動念。其心與性是沒有分別心及執著心的。

    
  ﹝『 心 』為本體。自性之念 ( 心 ) 。

『 性 』為第一念的心。衍生成後續之個性。﹞

 
覺行居士張老師云:

『 本然自心性。緣起性空時。不動如山境。玄妙真空衍。』

 
============================================
2.何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
 
§。心法門。§ 覺行居士 張老師 回答
 
答:明白清楚覺知自心之起伏。並觀察洞悉了知自心之本體。

      且看見觀察到自身的心性及個性。努力行持至圓滿究竟時既能成就佛道。

      
﹝又要如何修持到能覺知自心之起伏?及可觀察洞悉了知自心之本體呢?

         且要用何種方法何種心態行持。才能進道上昇達到成佛之果位呢?

請行修者。細心參觀研討本門修學之法...........
 
============================================
3.如何達到『 不退轉之境界 』?
============================================
 
§。心法門。§ 覺行居士 張老師 回答
 
答:修行之人若要達此『 不退轉之境界 』。

一定要俱備【 心、願、德、慧、戒 】之德性與修為。

才能跳脫『 三界 』之氣缚。缺一不可。猶如鐵要煉製成鋼。

須要時間及火的粹煉才能保存久遠。修持之人若真要【 法身 】永久存在。

定須要更多的薰陶才行。又如《 道家 》之修煉法。

將【 天地 】及自身『 精。氣。神。性。靈。魂 』等之氣融合。

再和物質能量粹煉提昇。讓所謂的【 真性 】【 靈性 】【 元神 】長存一樣。

本人奉勸修學之士們。於修持道路中。切莫磋跎怠墮。

要『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修學。

免只修得未來福慧而已。甚是可惜。


============================================
4.佛教中的『 十二因緣法論述 』!
============================================
 
§。心法門。§  覺行居士 張老師 回答
 
答:
§
心中有心亦一心
千頭萬緒緣接緣
前心後心心緣心
成佛為魔不二心

﹝只在一心或一念上。並非有二心或二念。﹞
§

譯註:
 
【 心中有心亦一心 】:
 
        ﹝每一個人就只有一個心。何已?因自身中只有『 真空 』及『 妙有 』。『 真空 』:是似如如不動之心。而『 妙有 』則是一念之心而已。為何只有一念?明明就是有很多想法?一直浮現腦海中。為何只有一念而已呢?原因是在於。若是如如不動之『 真空 』通常比較能了解。但對於『 妙有 』則尚須意會思惟。『 妙有 』?是心起心動念之心念。由一念心起浮後。又接另一個念頭。由此相續不斷。快速的一起一滅。而產生心念。及所謂的『 千頭萬緒 』。但此其實皆是【 一念 】也就是一心之念而已。只不過是經由一念接一念。反覆陸續湧上來。若是用科學儀器。則能偵測出由電波發出之頻率而得驗證。由此能得知。於自身身上。只存在如【 陰陽魚 】中之黑白二氣。

『 黑 』:如妙有及心念。並無好與壞之分別。

『 
 』:如妙有之性。如如不動亦未常顯已。但卻不代表祂是真真不動的。

        只是與其『 妙有 』來說。只是更祥和安靜而已。此【 陰陽 】二氣。如同『 真空 』『 妙有 』一樣。雖能達於最高層次。但只是【 太極界內 】。未能跳脫【 三界 】【 六道之輪迴 】。從古至今。很多修行者。皆於此而錯認定之。甚至於《 釋迦牟尼佛 》亦只是修至於此而已....

        由【 
十二因緣 】為例。﹝無明緣行。行緣識。.........生老病死。﹞若只言【 無明 】。卻無談論到【 明覺 】時。既是偏著一方。只止於【 善行之空境 】的境界。非真正達到《 §。本原。§ 》。因為從最初之始。應為

                                                   ( 
明覺 )
《 §。
本原。§ 》→ 《 §。。§ 》→             → 【 緣行 → 行緣識 → 
                                                 
  ( 無明 )       
 
        《 §。最初之初。§ 》是無分別的。但經衍生後。才會由《 §。緣起。§ 》而有所變化。若以【 十二因緣 】兩者圓形之應化顯示。則《 §。緣。§ 》字應擺放在此圓中心處!
 
 無明 】與【 明覺 】亦是猶如兩儀中的『 黑 』。無明明覺。
 
        前本人以有針對此事略作分析。但卻也被人質疑批評。又何一位修士談其《 釋迦牟尼佛 》當時之境界。也曾論及於此.....現由以上論點得知。真正除了【 真空及妙有 】之外。尚有一真。此真既是一切心之《 本心本原 》。若能見得於此知其於此。悟解於此者。
  
方能稱《 §。悟道、見道、得道。§ 》。真正之解脫不退轉者。
 
此緣本原源
﹝《 緣 》起而後才有【 無明 】及【 明覺 】之心念。唯取決在《 §。心。§ 》。
 
緣起生陰陽
﹝此《 §。心。§ 》能顯現【 十法界 】及【 所有一切淨土等 】。
 
陰陽生萬象
﹝所以稱之為【 一心十法界 】【 萬法由心生 】.........................﹞
 
輾轉延不息
上古之《 法 》有誤......。於今而後。必會有新的契機及應驗。.....

《 此緣本原源 》原源上亦須持修。因還有更高之層次修為心境........
 
 
主題:§。十二因緣。§   補敘......
 
§
 
==明覺 )
 
《 §。本原。§ 》→ 《 §。緣。§ 》→ ( 上下各有 ) → 【 ○ 緣行 → 行緣識 → 
 
 ==無明 )
 
§
 
        此才是真正的原始之因緣.....。非只有 ( 無明緣行開始......) 亦是 ( 明覺緣行........)此是由《 §。最初之初。§ 》時。猶如一張《 §。空。§ 》的因緣......。之後要變成【 黑色 】或 【 白色 】的紙或是靈元。或是人和樹木及一切切......等。

        
皆由當事者之『 因緣、環境、習性、天時、地利、心態、變化....』。而產生不同之﹝因緣果報﹞﹝宇宙、虛空、大自然、天地、萬物萬類、包括人類﹞。所以此論是佛門著【 空 】修持之論。無法真正達到《 無生法忍 》之解脫境界。請讀者正視此問題。因為此牽涉到《 佛經 》內一些內容是否屬實或正確!
 
============================================
5.何謂:『 無相念佛 』?
============================================
 
§。心法門。§  覺行居士  張老師 回答

答:
 
§
念佛念佛念自身佛
修煉修持修本原心
明覺當下無執無著
一心一意契入真常
§
 
『 無相 』:沒有執著一切萬法萬象之意。
意指沒有所求而以『 念佛 』為﹝
所有緣﹞的功法修持。
並且達到【 真空妙有 】【 §。三輪體空。§ 】自自然然之境界。
修持者。不執著有個「外佛」可求、可見、可依慰....。
只以『 自心自佛。他心他佛。自心自靜。自心自修 』為本。
不假一切。不求一切之感應而清淨念佛。

 
謂:『 無相念佛 』。
 
============================================
6.何謂『 念佛三昧 』?及何謂『 無相念佛 』?
============================================
 
§
念佛念自性佛。此佛亦是彼佛。佛佛皆能相印。
三昧本是無著。自然應對無為。身心靈皆清淨。
§
 
『 念佛 』:
 
         念者是何人?此﹝心﹞是也。《 佛 》是知行圓滿大成就者。『 心 』行一切法門功課。無著世情及求未來之福德。於修持及日行中。能安住自心並覺察於當下。且《 不動如山 》。此為真正的【 三昧 】。不論『 念佛 』『 靜坐 』『 抄經 』『 持咒 』『 讀經 』等。皆可進入此《 §。不動三昧。§ 》。以此為念佛之心。而『 無相念佛 』亦由此產生。由修者。自心﹝心、願、德、慧、戒﹞功力等稍作區分。
 
§
時明時覺依自心。緣起業感當下性。
修行修心修自性。萬法一理無際分。
§

============================================
7.《 大般若經 》云:
       一切法無所為..............( 空境之心 )
      
 畢竟空不可得..............( 著空之情 )
============================================

 
                                畢:完成圓滿之境界。
                                竟:極盡之地。
                                空:見無所見之意。
                                不可得:不能得取之意。

 
 
譯:一位行修者。修證圓滿極盡之境界。達三輪體空時。此心亦是不能執著的。
 
。§。見性偈。§。

中不見吾。內非真我。兩情互相應。只留一點心……
 
§
無為真空顯妙相

﹝真空妙有本自相應對...﹞
究竟涅槃心不著
﹝已達圓滿究竟但卻不執著...﹞
法入心出如如性
﹝新知之法及心出之念。衍生種種自然之性情...﹞
得而非有自然行
﹝得到之後亦如平常。非有此物。而是轉念而已。其實是很自然的...﹞
 
§
 
        譯:修行之心已體悟真空妙有的真理。並由力行使其『 心、願、德、慧 』圓滿。又經不斷的發心求知修持。更可使自心念能繼續活躍。本性亦會相容增長。得與不得。其實已不再那麼的重要了。於日後天真本性。自為而為之已。
 
============================================
8. 《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心法門●§○門主 覺行居士 張老師 回應…….

●§○本然自性覺於緣起………○§●

§
無空無心境
當處有真意
覺地情緣起
不留一點心
§


譯:自然無心而處。緣起應其心...........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心法》㊣持修心得及薰陶!(二)

  ○◎●心法門●◎○門主   覺行居士   張老師 行修過程中自悟自題之心法詞句分享... 1.﹝心之形?﹞ § 有形之心心非心。無形之心心亦同。 心緣之心亦無著。當下心空自然行。 § 無心如何應對一切?又如何遊戲三昧?又如何逍遙自在? 只是自自然然無為而為應之。亦相應無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