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

177.。§。請問密教的靜坐有何不同 ? 。§。

 zas   台北 

主題:請問密教的靜坐有何不同 ? 

        各位師兄前輩阿彌陀佛~最近網路看了些奇妙的文章,末法時期人身難得該好好修行解脫,就剛好認識一個師兄,應該算密教,靜坐心中默念六字大明咒,結手印,修行快速進階後,還有師父灌頂,很快就能入定,聽起來好像不錯...因為我在顯教是修數息觀,最近才開始每天唸心經靜坐,但據那個師兄是說一般人數息觀每天也要像出家的師父坐個幾小時,才有可能會入定,因為他是一直默念咒語,可能比較坐的住吧,每天至少要做兩小時,可是我在家數息觀就很難坐的住,才會試試那個師兄的坐法.而且他也有說剛開始會感應現象,我晚上只坐了十幾分鐘,
就去睡覺隔天就更早醒還做夢,我就不是很敢修了,因為不可能在家坐一種,去精舍坐另一種,會讓我捨棄 原本的,聊天的時候他也問了我幾次坐的目的,我應該只是想清靜,他說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求解脫開悟,聽起來很利快速的法門,但個人這方面涉世未深,之後不知 道會有什麼,還沒有放下的覺悟.
而我好奇的是一般的靜坐,還有道教的靜坐,沒想到還有這種..

        我就起一個疑問,數息觀入定又跟這種咒語的入定又有何不同呢?
感恩合十 阿彌陀佛~

心法門   覺行居士   張老師

      主題:§。密宗淺談。§

修士福安!

        【 密教 】:『 法指 』『 咒語 』『 心願 』融合所產生的能量。可自助助人。讓本身能快速成就之法門。『 真言 』是『 咒語 』之濃縮能量。如《 大悲咒 》咒文濃縮為《 六字大明咒 》唵嘛呢叭彌吽。

※ 持咒第一字須讀『 嗯 』ㄣ音。才能迅速上接【 宇宙能量 】※

※ 非現今【 密教 】所傳之「 嗡 」翁音。修者一試即能感受※

※ 持唸『唵』音。氣會直衝腦門上方。而「嗡」音效力稍嫌不足 ※

        
【 密教 】此法門。以『 持咒 』。『 法器 』『 法指 』『 真言 』『 心量 』『 儀軌 』『 靜坐冥想禪思 』為主軸。而『 施食 』為主要之外功。內亦有像『 道家 』之符咒修法。但現多已少傳或遺忘。先了解此法門。也就是修持【 六字大明咒 】的『 功法 』。及會產生之作用。重點在那?如何轉化進昇?非只是一昧的持頌。或靜坐時只枯坐及冥想而已。而《 六字玄功 》就是由【 六字大明咒 】所衍化出《 四階 》功法。能讓【 能量 】( 包括:『 咒語真言 』『 法指 』『 心量 』) 。發揮到淋漓盡致。產生新的變化及契機!

        
【 灌頂 】之說。是由有道之修行者。本身已經累積德性與能量。由【 天靈蓋 】( 人之頭頂 ) 灌氣。並且傳該教派之儀軌為認證。加持力之多寡。識其該修行者之修為與能力而定。

※ 若施法者有授其供養時。傳法灌頂者須負一些『 因緣 』責任。※ 

『 數息觀 』:

        
此若不知要訣真意。就只有靜心調息之功效與些微能量而已!至於『 唸經 』『持經』是不同之區域及效能。若『用唸經與持經之法修持』以《 心 》為重點。當可一法數用其功。也就是以【 觀心 】為中心。聽其『 聲音 』為次要。輪流觀之。必能達到與『 靜坐 』『 調息 』『 心靜 』『 心通 』『 專注 』等效能。至於時間以每日『 一小時 』為度即可。念經持咒靜坐各約二十分。

§
修行切記要修心
        
骨肉身軀百年虛 ( 廢 )
心德長薰法身香
功法次第須知明 
( 才不會盲目跟隨浪費時間 )

§
感應之事屬魔障 
( 要悟但不要執著 )
心靜自覺要分清 
( 保持明覺 )

事來則應不動心
了業緣解心不驚
§
作夢之事有因由
勸汝快修莫蹉跎
靈修玄學為前緣
密宗心法要虔修
心法門內樣樣有
一進門來耀祖宗
§
解脫法門只心修
修來修去從心求
萬法千派難得真
真法心求覓玄玄
§
覺悟之心時時有

小悟大悟須用心 
(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 ( 皆須認真用心 )
心內有心尋真祖 
( 而此心如何掌握薰修要追求 )
一人一心多點心
§

【 入定 】:

1.進入自心明覺不妄動之定稱之為【 入定 】。又稱【 真定 】。
2.另一種為達空無沒知覺之定稱之為【 空定 】。
   
似『非非非想天之禪喜』。但此定不能解脫。只是定功較高而已。
3.夢中無夢亦是定中之一種。此包含前世修為而產生之果報。
4.霎那片刻之定。由修者『 持咒 』或『 唸經 』及『 冥想 』等等。
   達片刻入定之定。( 會覺得時間會過了很快 )
5.《 三眛大定 》:得道者圓滿功果之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心法》㊣持修心得及薰陶!(二)

  ○◎●心法門●◎○門主   覺行居士   張老師 行修過程中自悟自題之心法詞句分享... 1.﹝心之形?﹞ § 有形之心心非心。無形之心心亦同。 心緣之心亦無著。當下心空自然行。 § 無心如何應對一切?又如何遊戲三昧?又如何逍遙自在? 只是自自然然無為而為應之。亦相應無所不已...